序号 |
工作任务 |
牵头领导 |
牵头部门 |
1 |
一、强化创新核心地位,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|
第14项:继续实施“北京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”等人才政策,集聚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。优化首都高校学科设置,加强首都创新人才培养.加快推进高层次战略科技人才公寓项目开工建设,推进国际学校发展行动计划,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、国际医院,构建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,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。 |
张国伟 |
保障房政策计划处 |
保障房建设管理处 |
2 |
二、高标准推进“两区”建设,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|
第28项:支持“双枢纽”临空经济区主动融入全球网络,推动首都机场临空区经济示范区发展提升,加快首都国际机场改造升级,实施“再造国门”计划,推进南货机坪、公务机楼迁建等项目建设。推动大兴机场片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措施落地,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实现封关运行。 |
王 鑫 |
重点工程处 |
新机场协调处 |
工程处 |
3 |
三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|
第77项:围绕“两新一重”,推出一批投资项目。聚焦高精尖产业、综合交通、基础科研、公共卫生、生态保护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,实施“3个100”市重点工程,当年新开工项目比例不低于40%。 |
王 鑫 |
重点工程处 |
工程处 |
4 |
第79项:实施一批社会主体投资建设的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,支持民营企业以入股、联营等方式参与城市更新项目。 |
张国伟 |
城市更新专班 |
5 |
第87项:提升就业、社保、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智能化服务水平,开展社保、公积金、社会救助、积分落户、网上信访、保障房申请等民生服务系统智慧化升级,构建全市统一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,向大学生、残疾人、农民工等提供职业培训、就业辅导等线上服务。拓展“北京通”APP等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,实现失业保险申领、住房公积金提取、职业资格认定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。大力推广居民室内水、电、气、热的智能化调节,推广智能缴费。在医院、公园景区、银行机构等公共场所,优化代办代查等智能化服务,解决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“数字鸿沟”问题。 |
张国伟 |
保障房标准评审处 |
保障房审核分配处 |
陶 泳 |
注册中心 |
6 |
五、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,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|
第112项: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,总结推广“劲松模式”“首开经验”。以街区为实施单元,创新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政策机制,鼓励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城市更新,实现利益共享、多方共赢。 |
张国伟 |
城市更新专班 |
冯可梁 |
老旧小区改造专班 |
7 |
第113项:抓好核心区平房区院落申请式改善和简易楼腾退改造,重点推动大栅栏观音寺、钟鼓楼周边等片区申请式退租工作,完成不少于2000户退租、不少于1000户修缮。 |
张国伟 |
老城保护修复处 |
8 |
第114项: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,更新改造300个老旧小区、7处危旧楼房,积极推进老旧厂房、老旧楼宇改造。加快低效楼宇升级改造和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。 |
冯可梁 |
房屋安全处 |
张国伟 |
老城保护修复处 |
城市更新专班 |
倪 娜 |
城研中心 |
9 |
第116项:开展住宅小区的社区综合管理服务、教育、医疗卫生等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移交问题的专项整治,做好配建设施移交行业管理部门工作。 |
倪 娜 |
开发处 |
10 |
第117项: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增加住房市场供应,完成不少于300公顷商品房供地,优化空间布局,促进职住平衡。 |
倪 娜 |
房屋市场处 |
11 |
第118项:加大住房保障力度,建设筹集公租房、共有产权房等各类政策性住房5万套(间),竣工8万套(间),新增市场租房补贴户5000户,补贴发放户不低于2万户。支持发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,鼓励存量闲置商业、办公楼宇等改造为租赁型宿舍或公寓。 |
张国伟 |
保障房建设管理处 |
保障房政策计划处 |
保障房审核分配处 |
保障房使用监督处 |
12 |
第119项:推动住房租赁条例立法,完善长租房政策,加强日常监管,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秩序。 |
倪 娜 |
租赁处 |
13 |
第120项: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,全年开工400部以上、竣工200部以上。 |
赵 成 |
房屋安全处 |
14 |
第138项: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、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,提高绿色能源比重。执行第五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。 |
冯可梁 |
建材处 |
科技村镇处 |
建材办 |
科促中心 |
科研所 |
丁 胜 |
监督总站 |
15 |
第141项:严格落实全域全过程扬尘管控,用好智能化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,提升各类道路清扫保洁水平,动态监管各类裸地,有效管控渣土车遗撒,力争实现降尘量继续下降。 |
丁 胜 |
监督总站 |
施工安全处 |
16 |
第155项:深入实施生活垃圾管理和物业管理条例,以居民家庭和社会单位为重点,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,探索实行非居民垃圾投放计量收费管理,新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驿站600座,大力推进可回收物体系规范升级,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“两网融合”。健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体系,加强指导监督,继续开展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,提高业委会成立比例,完善物业管理配套政策体系,推进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改革试点。 |
赵 成 |
物业专班 |
17 |
八、持续改善生活品质,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|
第208项:落实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,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创建、除“四害”、社区村庄清洁、重点场所环境提升、“健康北京我行动”、爱国卫生宣传等6大专项行动,引导市民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。 |
赵英杰 |
党建工作处 |
宣传中心 |
赵 成 |
房屋安全事务中心 |
18 |
九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,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|
第235项:坚持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,严格落实“四方责任”,完善“及时发现、快速处置、精准管控、有效救治”常态化防控机制。修订完善市区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,加强各类预案的相互衔接,定期开展应急演练。 |
丁 胜 |
施工安全处 |
19 |
第238项:持续做好社区、公共场所、特殊场所、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等常态化防控,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疫情防控。 |
牛文勋 |
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|
20 |
第244项:完成建筑施工、市政等10各重点行业领域城市安全风险评估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聚集3个专题、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等9个重点行业领域,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防控,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。 |
丁 胜 |
施工安全处 |
监督总站 |
21 |
第261项:加强国防教育、人民防空工作,做好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培训。巩固地下空间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成果,坚决杜绝违规住人问题反弹和新增,利用人防地下空间提供5000个停车位,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。 |
赵 成 |
房屋安全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