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6日,东四环路(四元桥南-十八里店桥西)大修及环境提升工程全面开工。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荆禄波介绍,该工程遵循以道路线性空间改造为牵引的城市更新理念,通过道路功能、空间和风貌有机融合,推动交通服务功能、城市管理功能、绿色生态功能一体化提升,实现道路通行能力、技术状况、路域风貌、安全防护和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综合提升。“这次工程突破以往单一道路维修模式,实现一体化设计、一体化组织实施,各部门协同推进,能够有效缩短综合施工工期,最终实现东四环路一次全要素焕新亮相。”荆禄波说。
四环路服役20余年后将焕新亮相
四环路全长65.3公里,于1999年至2001年分段建成通车,最初定位为外围环城快速路,服务疏导过境和长距离交通。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及区域产业优化整合,四环路已转变为中心城区主要环廊,服务城区内部交通集散、相交放射线交通转换及沿线经济社会发展。
“四环路至今已运行20余年,现在路面上裂缝、车辙之类的病害比较多,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,小修小补已经无法彻底解决路面问题,所以我们此次在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之下,遵循城市更新理念,对东四环进行大修。”市交通委城养中心主任郭朝辉介绍,此次大修工程积极推动道路功能、空间、风貌等有机融合,通过一体化改造优化交通设施与智能网联设备、道路设施与绿化景观照明、桥下空间与路域环境治理等,实现综合工期缩短,最大程度避免反复掘路、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、最大范围降低社会交通影响,预计减少占掘路施工680次,减少占路导行400次,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、实施效果及综合效益。
道路桥梁状况指数将达最优水平
此次大修工程将全面提升东四环道路桥梁技术状况,对路面结构、桥梁结构开展全生命周期设计,全面修复道路路面,重做桥面铺装、防水层及防排水系统,维修后道路路面状况指数、桥梁状况指数将达到最优水平A级。
此次工程施工还将同步提升设施外观品质,对沿线47座桥梁、10座天桥组织实施外立面涂装,整体更换天桥桥面及梯道铺装,增加天桥非机动车通行引导标识,规范通行秩序;会同市水务局实施9处积水点位治理及排水设施更新,提升道路排水能力;会同市城管委同步加固沿线检查井152座,并对位于车辆轮迹带的井盖开展专项治理,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。
为积极践行绿色施工,市交通委从材料、技术、管理等多方面着手,推进施工生产全链条绿色转型,建造绿色工程。沥青面层采用绿色低碳的弹性体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,具有耐久降噪、高温稳定、低温抗裂等优点,助力废旧橡胶制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发展。在施工过程中,采用温拌、再生等环保技术,降低能源消耗,减少有害气体排放,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节约利用,沥青旧料回收率95%、水泥混凝土回收率100%。同时,加强现场绿色施工管控,减少扬尘污染,强化新能源车辆使用,实现节能减排。
此外,本次大修将同步开展道路桥梁防撞护栏提级改造,实现防护能力提升50%以上。在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出口和分流端增设防撞垫15处,在易受超高车辆剐蹭的东风北桥增设防撞蜂窝结构缓冲设施2套,在9处有超高车辆剐蹭病害和风险的桥梁外侧补充防撞角钢。
通行效率提升15%至20%
本工程中,市交通委会同交管部门综合研判交通流量、出行需求、拥堵点段、通行安全等问题,系统优化交通组织,规范通行秩序,提高通行能力。
在东四环全线增设紧急停车带,在外环大郊亭桥南向东广渠快速路方向匝道、内环四方桥北向东京哈高速方向匝道、四惠桥立交东向南京通快速去往通惠河北路方向匝道增加行车道,完善东四环全线57个出入口加减速车道等,预计通行效率提升15%至20%。
同时,依托现况天桥、立交及匝道,整合减量现有交通标志、科技设施等杆具,改造后预计标志减量45.1%,杆具减量56.3%。同步强化交通引导措施,增设出入口导流区反光道钉、行车道最外侧振动标线、下凹桥区掉头阀等交通设施,优化80处信号灯、监控等,进一步规范道路秩序。
夜间施工作业日间恢复交通
本工程按照“先地下、后地上,先设施、后路面,先主路、后辅路”的步骤实施,计划于今年年内完成。
因本次施工具有作业区域长、实施专业多的特点,为提高社会车辆通过施工作业区的安全性,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社会交通的影响,市交通委与交管部门多次开展交通调查,共同研究交通导改方案。本次施工均在交通流量最低的夜间占道作业,在日间施划临时标线恢复交通。
“本次我们投入16组导行队伍、70台导行车,共有200余名维护人员在现场作业。”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顺新介绍,此次导行工作还加入“科技力”。记者在四惠桥下看到,导行队伍使用激光光幕、全息投影等手段将“道路施工 减速慢行”等字样映射在桥体上,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。
市交通委会同交管部门将利用道路显示屏、广播电视、导航软件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告知施工组织安排及交通疏导、绕行信息。请大家出行之前注意了解施工情况,尽量绕行周边道路,当行驶至施工区域服从管理人员指挥,减速慢行、确保安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