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安徽省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片区一期—仪器仪表产业园(一期)项目施工现场,一台粉色的混凝土地面整平机器人,正在刚浇筑完不久的混凝土地面上进行整平作业;另一边,混凝土地面抹光机器人对已经整平的混凝土进行抹光,两台机器人高效协同,现场井然有序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智能化设备、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在施工阶段广泛应用,显著提升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水平,同时,提高了施工质量、效率和安全。
数据驱动施工管理
施工管理作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、提升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环节,通过引入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手段,不断提升管理质效。
江西以信息化为契入点,建设覆盖主管部门、企业、工程现场多方联动的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平台。融合“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术+智慧工地”,探索实际环境下大数据技术对建筑工程建造阶段的辅助决策效果。在建设环节集成人工智能系统、智能穿戴设备信息、智能施工设备信息、施工环境智能监测信息等,有效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。推动监理行业采用数字化监理平台,通过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各类监理数据(包括监理日志、监理通知单、旁站记录、会议纪要等数据),动态更新、系统分类,形成全面的项目信息档案,确保工程管理活动全程留痕。
上海市通过数字化赋能工地管理,构建智慧工地“1+1+N”建设布局,推动实现“扬尘在线监测”“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”“深基坑在线监测”三个典型场景全市范围内覆盖应用。促进工程监管效能提升,“扬尘在线监测场景”通过移动端进行案件处置、上报;“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场景”,通过系统自动发现并派单,有效解决施工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、监理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不到岗履职、资质不符、身兼多岗等问题。
浙江省迭代全省一体化“浙里建”平台,拓展工程图纸在线管理、工程质量协同管理、施工现场安全管控、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、工程造价风险控制、预拌混凝土管理等应用场景,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。其中,宁波整合各类数字化系统打造“建筑业一张图”平台,建立“1+N”功能架构(1图展示、N个场景),实现数据共通共融共享。嘉兴研发建筑业智慧监管云平台,汇集工地远程视频、扬尘实时监测、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等现场信息,统计分析企业、人员、项目、信用等云端数据,推动施工项目线上线下全覆盖监管。
推动BIM深度应用
BIM技术是推动施工阶段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,是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。
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在建筑施工领域推动BIM技术全面深度应用,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,引导建筑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新突破。通过利用BIM技术,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,对施工期间场地的道路交通组织、材料加工堆放、临时设施安放、临时水电管线走向、附属设施等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三维建模和动态模拟,以优化场地规划、协调施工资源,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。
在施工前对建筑结构中的复杂节点(如钢结构连接、梁柱交汇处)进行建模,通过碰撞检测与受力模拟优化构造;对预留洞口、预埋件(如管道套管、线缆穿墙孔、设备安装预埋件)等进行建模,精准定位及冲突分析,以确保预留洞口的位置、尺寸、标高与后续机电安装、装饰工程等需求无缝衔接;对二次结构排布进行建模交底、出图、出量等。在结构施工深化设计BIM应用中交付物宜包含结构施工深化模型、模型碰撞检查文件、施工模拟文件、深化设计图纸、工程量清单、复杂部位节点深化设计模型及详图等。
为了强化信息技术与施工深度融合,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,安徽省依托中国建造(安徽)互联网平台,综合运用BIM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通信、区块链等新技术,集成相关智能终端设备,开展施工模拟分析等工作,加强施工过程管理,提高施工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。
智能装备提高施工质效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资料档案库(馆)项目,地下室墙面涂料施工中,应用了智能打磨机器人和智能喷涂机器人,较传统施工方式,工期缩短约40%,人工费节省约16%,同时避免施工人员高空作业,施工安全和质量均有所提高。
近年来,建筑机器人技术在国内得到了显著发展,为建筑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。人工智能、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,也为建筑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。
福建省重点推广应用施工机具设备和机器人。组织多家龙头企业先试先行,在全省55个在建项目开展智慧工地示范推广样板建设,探索应用三维扫描机器人、地面找平机器人、墙面抹灰机器人等机器人,替代完成“危、繁、脏、重”施工作业。印发《福建省智能施工机具、设备设施和建筑机器人推广目录(第一批)》,引导企业科学选用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智能管理的通知》《关于进一步发挥房屋市政工程专职安全员作用的通知》,鼓励各企业推广运用智能科技设备,强化在建工地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智能化管理。
浙江省以降本增效为重点,力推施工设备更新。印发《浙江省智能建造技术装备应用目录(第一版)》,坚持“实用为先、成本为要”,将发展智能建造与推动建筑施工设备更新有机结合,测量机器人、内外墙施工机器人、楼地面施工机器人、钢筋捆扎机等一批成熟的智能装备投入使用。
陕西省西安市通过建立智能建造技术可复制应用清单,将无人电梯、5G塔吊、建筑机器人、智能测量设备等智能建造装备列为推广对象,把智能装备的应用纳入文明智慧工地建设中,目前全市已有100余个项目应用了这些技术,有力提升了施工效率,降低安全风险,减少人力成本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