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0日凌晨4时,由集团土木部、设计发展集团城勘院、华晟公司参建的北京东六环(京哈高速—潞苑北大街)改造路段正式开通试运营。
东六环改造路段是联通顺义、大兴、亦庄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,全长约16.3公里,南起京哈高速立交,北至潞苑北大街,设计速度80公里/小时,由现状双向四车道加宽至六车道,分为地面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。道路通车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、构建本市综合交通体系、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
由集团土木部建设的东六环改造工程3标段是衔接地上与盾构段地形条件最复杂、施工组织难度最大的标段,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玉带河改移、导改路工程、五条匝道、隧道工程、六环西侧路等。其中,土桥新桥下沉式立交成为北京首座高速公路地下互通立交桥,过往车辆经由这里进入“地下东六环”,全长9.2公里的特长隧道7分钟即可通过,有效提高区域交通的通行效率。
土桥立交区域是建设中最具挑战性的节点之一,处于东六环改造工程的“入地”节点上,因需要在地下完成多方向交通转换,土桥立交路基宽度达140米,相当于在地下挖出了“十车道”。
土桥立交区域最浅的匝道处只有一米多深,主线隧道高度最高处超过10米,基坑开挖最深处达到26米,埋深和高差的悬殊使工程建设只能采用传统明挖法施工,相较于盾构机建设地下隧道的施工方式,开挖的土方量呈指数增长。同时,该施工区域曾是古河道,地面7米以下全是沙层,为了避免沉降变形,项目采用了围护桩+止水帷幕+预应力锚索的支护形式,主路底板混凝土厚度更是达到了1.8米,隧道顶板倒角部位最大厚度达到3.3米,项目施工需要克服更复杂的地质、环境和交通条件,对模架支撑体系、混凝土的抗裂和防水性能也要求更高。
项目通过创新课题的研究和运用,将管理机制中的视频管理元素、虚拟化技术、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、锚索应力自动化监测等集成到智能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,动态调整满足质量、安全、进度、费用要求的最优施工方案,确保极高的施工精度和质量。
在东六环改造工程建设中,设计发展集团城勘院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技术优势,组织勘察、测量、监测、岩土、信息化等专业板块协同攻坚,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工程勘察、工程测量、安全监测、岩土设计等多项专业技术服务,参建项目十余项,确保了工程结构安全、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。
华晟公司参建了工程隧道盾构段、明挖段、加宽段的路面施工,项目团队科学统筹资源,创新工艺工法,攻克了隧道内通风受限、新旧路面衔接精度控制等难题,确保工程建设高效推进。
原东六环南北方向穿北京城市副中心而过,高速公路把城市分割为两大片,通过改造将原东六环路引入地下后,将消除对副中心空间的割裂影响,促进通州城区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融为一体,城市副中心东西两侧的12条规划道路、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,将有效构建综合交通体系、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。此外,原来的东六环高速公路选址将华丽转身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线公园,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空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