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云水库上游
县级公路西火路在山洪的摧残下
出现多处断点
最严重的地方
路面、路基已经不复存在……
从7月27日清晨开始
西火路上响起了抢修机械的轰鸣声
作为先锋队和主力军
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四公路处的
抢险队员们与时间赛跑
人歇车不歇,设备“绝不熄火”
鏖战80余小时
最终为老百姓抢通了这条“生命线”
7月31日上午,密云区冯家峪镇西火路,群山环绕,绿树掩映,挖掘机等大型车辆设备的轰鸣声不绝于耳。
见到郑明明时,他正开车护送一名崴脚的村民下山就医。我们乘坐的车辆与他驾驶的车辆在颠簸的路上交错而过,双方通过车窗匆匆打招呼,我们看到了他黝黑的脸。
身为密云人,2009年毕业后,郑明明就在当时的石佛专养段(即现在的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四公路处养护第一项目部)参加工作,为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建设和养护道路。西火路就是他参与建设的,也是他们日常管养的一条重要三级公路,是当地大部分居民出行的唯一通道。
这次降雨开始前,养护集团四公路处已经备勤多日。7月26日,极端强对流天气来袭,密云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,四公路处各项目部迅速行动起来。郑明明与同事在当夜11点半左右出发,带着救生衣、绳索等简单装备,冒雨徒步,沿西火路上山勘察路况。
由于通讯中断,手机和对讲机都没有信号,勘察过程中一旦发现断点,他们只能派人折返回去,将抢险队伍带进去施工排险,其他人则继续前进。通过这种原始的接力方式,他们摸清了西火路沿途的断点,这是随后开展抢险工作的重要基础。
此次受灾严重的冯家峪镇,有10多个村子在西火路沿线。西火路的一侧是山体,另一侧是蜿蜒曲折的白马关河,公路与河道在多处呈现大角度的急转弯。“这条河平时水量很小,就像一条小溪,进山勘察时河水已经漫上了西火路的路面,没过了我们的脚踝。”郑明明用略带嘶哑的声音告诉我们。强降雨中,河堤坍塌、山上落石的危险可能随时发生,但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些,保证西火路通车才是第一要务,因为它是名副其实的“生命线”。
此次强降雨过程中,全长32.5公里的西火路多处路基、桥涵及附属设施被冲毁,交通彻底中断,水、电、通讯同样中断。7月27日,抢险人员率先抢通了冯家峪镇西庄子村路段,为抢险机械和物资进入打开了通道。随着抢险工作全面铺开,郑明明所在的养护第一项目部于28日全员上岗,至此未休。
他们将西火路分为两段,分别由两支队伍同步开展抢险,郑明明带领的队伍负责0~13公里路段,另一支队伍负责剩余路段。
7月31日,白马关河的水位已经显著下降,但河水依然湍急。在位于朱家峪村附近的一处河道上,十余台挖掘机同时作业,现场声音轰响,这是郑明明的队伍所负责路段的“决战场”。“预计两小时之内就能抢通!”中午时分,胜利的曙光已经在望。
同时,在群山更深处奋战的另一支队伍也在紧锣密鼓打通另一半路段,白马关村、番字牌村直至西火路终点前火石岭村……前进的脚步一点点向前推进,面对更加艰苦的环境,他们同样没有任何迟疑与退缩。
由于交通不便且水、电、通讯全断,所有抢险人员吃饭也成了难题,每顿吃的是自热米饭、面包、卤蛋、火腿肠,连泡面都没有热水。工人实施两班倒,而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只能在工程车里睡两三个小时。
与郑明明一样,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四公路处的大部分职工都是从小生长在密云,对这片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。抢险过程中,村民见到郑明明和他的同事,问得最多的就是:“什么时候能过车啊?”村民们的关切进一步激发了郑明明与同事们内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。
当得知抢险工作需要人手时,一些附近的村民也自发报名,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中。养护第一项目部将他们组成了临时保洁小组,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员带领进行路面清扫维护。
临时保洁小组里的郭师傅家就在附近,他说:“最大的困难是没水没电,我们来帮忙,先把路打通才能恢复供水供电。”组员李大姐也说:“这么多的工作,他们干不过来,很辛苦,我们能出点力就出点力,做点力所能及的事。”
7月31日下午,西火路所有断点全部贯通,为后续开展各项恢复工作打通了一条“生命线”。
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改移河道、填筑路基、重建正式道路……郑明明与同事们仍将继续忙碌。他身上反光马甲的左胸位置,党员徽章在太阳下闪光。“这次抢险我们成立了党员突击队,出任务时就把党员徽章戴上了。”他说。
抢通“生命通道”的同时,北京建工还有一支特别的队伍,在密云区穆家峪镇和北庄镇为受灾群众补给“生命之源”。7月31日中午12时20分,北京建工应急抢险大队接到北京市应急局调度,受本轮暴雨影响,密云区穆家峪镇和北庄镇部分山区村庄供水困难,急需从房山区调运应急供水水罐。接到任务后,应急抢险大队立即与房山区水务局取得联系,紧急出动抢险队员10名、抢险指挥车2台、抢险运输车2台、75吨汽车吊一台,前往房山区史家营乡调运供水水罐,于下午16时将4套应急供水水罐吊装至抢险运输车,于晚上22时到达密云城区,随后又兵分两路,克服道路狭窄、通行不畅、部分道路中断等多重困难,至8月1日凌晨2时,将4套应急供水水罐安全运至穆家峪镇和北庄镇受灾山区应急供水点位,为受灾群众用水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经过雨水的洗礼,迎来阳光的照射,西火路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,栗子树、核桃树上,累累果实正在变得越来越饱满。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,转载请注明来源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