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--信息浏览
北京住总三公里的“匠心密码”:解密承平高速硬核工法
添加时间:2025-8-15信息来源:北京住总微信公众号作者:

 

作为连接北京与承德的重要交通动脉,承平高速的建设意义非凡,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高速公路网络,更有效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互联互通水平,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其中,住总土木部肩负着承平高速公路(北京段)三标段四工区的施工任务,单线长度约3公里。这段线路凝聚着公路工程的多项精妙工艺,让我们一同解锁其中的施工密码

钢混组合梁的刚柔并济:昌金路大桥的工艺突破

昌金路大桥主桥跨径组合为(70+95+70)米,是全线跨径最大的钢混组合梁,采用支架法施工,合拢段则结合悬拼工艺与独特的临时扁担梁设计。悬拼工艺借助大型吊机开展高空作业,通过精准控制节段重量实现悬拼,最长悬拼段达32,完美克服了传统施工中占道作业的弊端,解决了作业空间受限的难题;临时扁担梁设计则有效保障了合龙段施工的稳定性与安装精度,为桥梁架起铮铮铁骨

除了坚固的结构框架,大桥还配备了高端血肉”——高性能混凝土(HPC)桥面板。这种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达100MPa以上,凭借高强度特性使桥面板截面面积减少60%以上,大幅减轻结构自重,降低对下部结构的压力。同时,HPC的高弹性让桥面在相同荷载下变形更小、刚度更优,既能有效抑制挠度、减少桥面不平顺,又能提升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。项目部还通过与混凝土搅拌方沟通优化配合比,将HPC桥面板收缩率控制在低水平,减少因温度应力和干缩导致的裂缝,从而提升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,降低钢筋锈蚀风险与后期维护成本,延长桥梁使用寿命。

特殊地质下的工法创新:管涵施工的技术突破

在岩石顶管施工中,泥浆处理是影响施工效率与环境安全的关键环节。传统沉淀池固液分离方式效率低,处理后的泥浆难以满足施工和环保要求。对此,项目部采用离心式泥浆处理技术,相比传统方式大幅提升固液分离效率。处理后的清水水质稳定,可直接回用于顶管施工的泥浆制备,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;分离出的干泥便于装袋运输,降低后续处置难度。这一技术不仅减少泥浆外排,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风险,符合绿色施工标准,还通过泥浆循环利用和干泥减量运输,减少清水补给量与泥浆外运频次,降低施工成本。

承平高速公路(北京段)作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国家和区域路网中地位关键。项目的实施对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、完善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、构建京承两地重要运输通道、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、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作为参建单位,土木部始终秉持守土有方原则,坚守市属国企责任,全力以赴建好这段道路,为首都高速建设贡献力量。

 

 

打印】【关闭窗口

    本站声明:本网所有注明“信息来源: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”的信息,版权均属于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,转载时请注明信息来源和作者姓名。
    本网注明“信息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登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转载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,无意侵犯版权。如有侵犯您的利益,请告知。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copyright © 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 京ICP备15000205号-2 电话:010-64968361 010-64963911 E-mail:bjjzyrlzyxh@163.com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二区12号楼院四层( 100101 )